[首页] >> [作者索引]

发自内心的布施

[作者]莫里斯-沃石
[中译]良稹
Giving from the Heart
by M. O'C. Walshe

原文版权所有 © 1990 佛教出版社,坎地,斯里兰卡 。免费发行。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、重排、重印、印发。然而,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,译文与 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。


中译版权所有 © 2007 良稹,http://www.theravadacn.org , 流通条件如上。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,并登载本版权声明。

        某些人天性好施——他们乐于施舍,不得施舍反而不乐。尽管人们布施时显然有可能行事愚昧,但总的来说,布施是善好、福德之举。这一点大约所有宗教皆予认 可: 基督教告知我们,施比受有福; 伊斯兰教对施舍部分财产给穷人,也有正面教诫。
        然而在本文之首,我们也许应该开诚布公地讨论一个可能令一些人不安的问题: 对僧伽的布施。有一段经文居士们也许时常听诵乃至于自诵,在其中僧伽被形容为 anuttaram punnakkhettam lokassa, 即“世间的无上福田”,意谓布施僧伽的福德是无可比拟的。当然了,听闻或共诵这段经文的居士们,并非人人懂得这句话的含义,不过在那些听懂的人当中,西方 的佛教徒或佛教同情者们有时对这个概念的反应是某种程度的义愤,认为这些词句颇不得当,甚至更糟! 实际上,对一些至少部分受基督教路德派影响的人来说,这令他们回想起马丁-路德当年所反对的教会弊病,“善行”在当时的流行观念中尤指供养僧侣阶层,后者 至少在某些情形下习惯于无所事事,腐化败德。
        这等芥蒂也许是可以理解的,不过可以通过适当解释来消解,总不至于生根久存,条件是,只要僧伽明显地行道正善(supatipanno)。 传统的佛教社团四众组成: 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。尽管原始比丘尼僧伽已经消亡,梵行女性依然存在,生活与尼众几乎无异,所有迹象表明她们的人数将会增加。前二众与后二众的 关系乃是相互共生。毕竟,僧伽有一件无价之宝可以相赠,那就是法宝。 Sabbadanam dhammadanam jinati: “法礼高于一切(Dhp 354)”。 如律而活,为证悟而不断精进,也是僧伽成员们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实际上,惟有如此行持,他们才担当得起“世界的无上福田”之称,否则他们不仅亏欠自己,也亏 欠了护持他们的居家众。一位不能够守戒的僧尼应该,在某些情形下必须离开僧团。至少在部分程度上,这可以视为对糟蹋居士护持者的布施所必须付 出的代价。
        如前所述,根据圣经,施比受有福。值得注意的是,对犹太-基督教中那句难行的告诫“爱你的邻人,一如爱你自己”,慈心禅给出了一个成就它的切实法门,并 且对这句圣经名言,佛教还能够赋予一个明白的技术性解释。假若我们得到某件可爱的物事,这在佛教中被认为是vipaka—— “报”[异熟],即过去福德的果报。该果报持续期间固然美好,不过当它终结时,该 福德就耗尽了。然而,施予却是一件善业(kusala kamma),对施主来说,将会产生某种愉快的回报、果报。如此看来,施明显地比受更“有福”。确实,这种"福"是“为世间(lokassa) 做福德”,因此仍纯粹是世俗而有限的。然而,由于我们的一切行为皆能构成习惯,布施一次,使我们倾向于再次布施,因此果报倾向于累积。当然, 这个"善巧业"之王还能够引生其它结果,布施被列为十项波罗密[完美]之首,甚至先于戒德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毕竟,一位道德不佳者也有可能布 施!
        在一本流行的巴利文入门阅读小册子中,已故的I-B-霍纳博士挑选了十个本生故事藉以解说十大波罗密,其中的布施波罗密采用了野兔自我献身 (No.316)的美好故事。不过奇怪的是,这类主题中传诵最广的毗桑塔罗本生故事(Vessantara Jataka No. 547),至少对西方心态来说却是最不受欢迎的; 在故事中,菩萨布施了一切所有,最后包括了自己的妻儿——人们也许会想,此故事之寓意殊为可疑! 不过在泰国,该故事专门被挑选出来,时常作为对居家人开示及特别阅读的主题。
        布施是发自内心的行动,我在前文提到,有的人乐于为布施而布施——只要该施予有智慧两相平衡,则堪称善事。当然,也有人不愿布施,这些人与口不言“请”、 “谢谢”、“对不起”等的,常常是同一群人。对于这类人,慈悲梵住禅定有益于开放其心智。
        最近在英国,我们有了一桩发心布施的大好事例,其来源出乎不少人的意料。摇滚明星鲍勃 - 盖道夫有感于埃塞俄比亚饥民的艰难处境,组织了那场全球直播的盛大义演,募得几百万英镑善款——以这种方式,得现代科技之助缘,这项历史上至为壮观的布施 之举,触动了几百万人的心灵,不仅跨越了不同的政治与宗教间的隔阂,而且也跨越了对此种娱乐形式成瘾者与反对者之间的鸿沟。
        勿庸赘言,布施须谨慎为之,如同一切业,应服从中道原则。譬如教养孩子时任予所欲,断非良策。与近来某些时兴理论相反,对一个宠坏了的顽劣子弟偶尔挫其滥 求,危害甚少! 当然,若期望某种回报——哪怕是重生于某个天界——也非是最高形式的布施。那种布施基本上根植于执取,因此业力价值有限。
        实际上对施主来说,真正的利益在于,自发的布施行为是克服贪执的绝好方式。那正是毗桑塔罗本生故事的寓义。我们西方人想的却是被菩萨“牺牲”了的不幸妻子 与家庭(尽管故事结局自是皆大欢喜,他们又回到了菩萨身边!),不过,故事的动机是,视妻儿为执取之对象,并将其为执取之对象而放下。实际 上,这个故事尽管妇孺皆知,现代学者们却认为它原非佛教故事,而是把它不甚善巧地演绎一番,赋予了“佛教”的寓意。
        我们越考虑布施的问题,它的各个侧面越显示出来; 我们看见,布施有多种形式,有善巧者也有不然者。我们不妨以经典中一个有趣的故事结束本文,讲的是一桩不甚善巧的布施。《弊宿经》(长部 23)中,我们读到不信死后生命续存的怀疑论者弊宿王子,与尊者库摩罗-迦叶之间的一场辩论。在听了这位比丘一系列高明的比喻之后,弊宿宣布归依,决定布 施“沙门、婆罗门、行路人、乞丐、穷人”,命年轻的婆罗门郁多罗组织分发。郁多罗抱怨说,他被召去布施的衣食如此劣质,连弊宿本人都不愿 碰;  弊宿只得准许他施予“如我所食、如我所著”的衣食。在经文末尾,我们被告知这两人死后的果报。弊宿颇不情愿地作了那次布施,他的确重生天界,不过是最低的 四大王天,住在空荡荡的色里沙迦宫。在那里,他接待了尊者伽梵婆提的来访,这位阿罗汉习惯于午休[入定]时 前往低等天界。于是此事被传回人间。然而,重新安排布施、施予时发自内心的郁多罗,则往生于更高的三十三天。
        或许西方人之中少有人会以重生为三十三天的天神为目的而布施,也许有人所求的唯一回报是缓解良知: 这是对某种特别需求的觉知——埃塞俄比亚饥民为突出例子,人们觉得假若不给些什么自己不能够心安。比起重生天界的期望,这自然要好些,不过心安的购买,或 许有时也太容易了些。最好是把施予本身作为其报偿,止此而已!


相关连接:
        布施文选

http://www.accesstoinsight.org/lib/authors/various/wheel367.html#heart
最近訂正 5-11-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