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首页] >> [林居传统]

认知(2)

[作者]坦尼沙罗尊者
[中译]良稹
Perception
by Ven. Thanissaro Bhikkhu

原文版权所有 © 2024 坦尼沙罗比丘 。免费发行。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、重排、重印、印发。然而,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,译 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。


中译版权所有 © 2024 良稹,
http://www.theravadacn.org , 流通条件如上。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,并登载本版权声明。


        今早在寺院山顶的空地上,我看到了浣熊的足迹。它们穿过前晚我曾经清扫过的一处。正因为那里已清扫过,我才得以“认知”[perceive]浣熊的足迹。 此处的“认知”包含了两个意思:一是觉察[detect],二是识别[identify]

        泰国阿姜们喜欢拿此事作比喻: 打扫寺院,把一切清理干净,好让你能够觉察到,寺院中都有些谁,来过又走了。同样地,你也试着把心打扫干净——即,培养自己的念和定,令心静止——好让你 觉察到心中升起的东西。如果贪、淫欲或是其他非善巧的情绪升起时,你要尽早觉察到,以便及时正确地对付它。

        英语词语“perceive” 的两种含义——觉察[detect]某事物,并且识别它[identify]——在巴利语中实际上是两个分立的词。第一个含义,单只注意到某个东西的存在, 是 viññāṇa [识]的动作。你察知它[cognize]

        Perceiving,saññā,是那个“认知”的动作。当然,我之所以能识别浣熊足迹,远不止需要清扫空地。我还必须从过 去经验中,回忆出浣熊足印的 特征。记忆是这种认知[perception]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。

        有些人把 saññā 这个词的含义局限于“记忆”,不过这个过程中还包含更多内容。为了识别[identify, 认出] 眼下某个事物,你需要回忆某些特征说明它是这个或那个,但你还必须当即运用这些知识,认出[recognize]正在发生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 我们经常在僧戒[Vinaya]中看到这一点;僧戒即是僧侣们必须遵守的规则。在许多情况 下,犯戒的处罚轻重,取决于僧人在犯戒时刻如何认知[perceive] 相关的对象。例如,如果一名比丘怀着淫欲心触摸女性,并且当时他将她认知[perceiving]为 女性,那么这个罪过是严重的。 如果他当时将她认知[perceive]为别的东西,例如男 人或人偶,罪过会轻得多。这不仅是个记忆的问题:你并非只“记得”自己触摸的是男是女,关键 是,你在触摸时,是如何“识别”[identify]自己所触摸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随着你持守戒律并且从戒律视角思考自己的行为,你会发现这些戒律 高度重视“认知” [perception]的这个角色:即如何识别你所面对的事物,以及正 确认知事物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    就拿触摸一个你误认作男人的女人这个例子来说,即便戒律规定的处罚并不严重,但如果那个女子因为被触摸而觉得收到冒犯,现实生活中的后果可能 会严重得多。 因此,你必须仔细检查自己的认知[perceptions],以免遇到那种麻 烦。

        又如,有个比丘看到椅子上有一堆衣服,他只把它当成衣服,用力坐了下去。实际上那堆衣服里裹着一个婴儿,由于僧人的大意,导致婴儿死亡。在这 个案例中,佛陀说,坐下之前,一定要确定对自己要坐上去的东西有正确的认知[perceptions]

        换句话说,检查你对当下的认知[perceptions],确保它们无误。这不仅仅是一个记 住名称的问题。你需要正确识别[identify]所见所闻,同时思考它们的意义或价值。

        识别[identity]和价值之间的这种关联性是天然的。作为生命体,我们被进食的需求所界定。即便在 幼儿时期,我们也会认同自身在生理上 和情感上的饥饿感,给它们赋予价值,然后根据周围的人和事物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饥饿感,来识别他[它]们。因此,我们运用种种认知[perceptions]的行为,并不是毫无利害关系的。它被我们的欲望以及那些欲望赋予事物的价 值所驱动。

        泰语对 “saññā” 的定义就反映了识别和价值之间的关联:它由两个词组成:“cam dai” 和 “maai ruu”。“Cam dai” 表示认出或记得某个东西,“maai ruu” 表示给它贴上标签并且决定它的含义。

        关于空地里的那些足迹:浣熊的足迹不是大事,只是我们需要留意,浣熊可能会偷东西,但它们不具真正的危险性。然而这些足迹如果属于灰熊或狼 獾,那就另当别论了,因为这表明附近有更危险的动物,我们必须谨慎得多。

        正是对“认知”的这个意义上的理解,或者说如何认知你所认知到的事物的价值,在修行上具有巨大的作用。如果你认知到某种欲望是值得发展的,你 会以一种方式对待它;如果你认为它会导致苦,你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对待它。处理方式的不同,将决定你体验到苦果还是乐果。如此修行时,我们是在 学习针对种种认知的某个特定的排序方式,即,根据它们助我们最终灭苦的效用,来判断其重要性。

        阿姜们的另一个教导是,专注五蕴——色、受、想 [认知,perception]、行、识 时,你可以从任何一蕴开始,它会令你对其余诸蕴都有所领悟。例如,你可以专注身体,分析你对身体的执取,而这种分 析会开始扩展到感受、认知、造作和意识上。其中,如何把这种分析扩展到你的认知[想,saññā]上, 尤为重要。

        例如,回想“观身体”是如何进行的。它完全是一个学会把身体认知成不值得执取的过程。我们通常带着“身体值得执取”的认知开始修行。我们正确地认知[perceive]到,它是一个身体,但是对它的意义和价值,却有错误的认知。

        因此,我们观想身体的各个部分,认识到它们并不是什么值得认同的东西。我们从身体可能患上多种疾病的角度,观想它的弊端;我们学会培养“身体 的无常、苦、非我、不可爱”的认知:这都是为了改变对它的价值观。毕竟,正是因为那种价值,我们才会执取它。如果我们学会认知[perceive]到,身体根本没有多少价值——至少在我们的淫欲或骄傲所珍视的那些方面没有多大 价值——这种执着就会消失。

        不过,把它用于修行,在这个意义上身体是有价值的,因此,我们适度照顾它,使它维持正常运转,便于我们在相对良好的健康状态下继续修行。这才 是对身体正确的估价。然而,要得出这个估价,就需要剔除其它许多错误的认知。

        同理于感受。静坐时,难免会有痛感。只要你把那个痛,认知为等同于它所在的那个身体部位,就很难避免苦。”它侵入了属于我的这个身体”:是你 的这个认知,在身痛和心苦之间架起了桥梁。

        因此,对付身痛的一个方法是问自己:“身体的痛和身体本身是一回事吗?” 身体当然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风这四大元素组成。痛是另外一回事,但是我们把两者混在一起了。那么,如何把它们分开呢? 一种办法是问自己:“现在最痛的那个点在哪里?” 不要逃避疼痛,而是走向它,积极面对,你会发现最痛点在移动。你连续跟着它移来移去,直到有一种奇怪的感觉:“是的,那个痛的确从身体上分离出去”——以 至于好像它们不在同一处了。当你把它们分开时,那个痛有时还会在,有时会消失。奇怪的是,它会沿着神经滑向你的内心,并消失在那里:这表明认 知[perception,想]在你的疼痛体验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。

        无论你观五蕴中的哪一个,你的分析似乎都会归结到认知[perception,想],尤其是 对价值的认知和对意义的认知。

        这就涉及到舍利弗尊者所答的一问。问题是:“当你去到异国他乡,聪明人问你,‘佛陀教导什么?’时,你会怎么回答他们?” 舍利弗最初的回答是:“佛陀教导断除欲和贪。” 如果问者聪明,会接着问:“对什么的欲和贪?” 他答:“五蕴。” “为什么呢?” “因为你若贪爱这些东西,当它们改变时,你就会苦。但你若不贪爱它们,无论它们如何改变,你都不会苦。”

        他把佛陀的教诲精简为一个价值判断:五蕴不值得贪爱。这当然是一个认知[perception,想]问 题。如果你将这些行为——因为它们是行为,非是物品—— 视为值得追求的,你是不会放弃它们的。你会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行为。但是,当你开始认识到,它们无法提供你想要的喜乐,尤其是当你学到放下它们时带来的喜乐 ——这是第三圣谛的信息——那时你就明白它们不值得追求。你会终止这些行为,不必再从中受苦。

        因此,修行就是训练你的种种认知[想, perceptions],不仅能够识别出某个蕴是 什么,而且能够识别出它有多少价值。

        这就是“无常、苦和非我”的认知[无常想、苦想、非我想]发挥其作用的地方:质疑这些事物的 价值,以及你赋予它们的意义。如果你执着的一个东 西不可靠,还给你带来苦,它值得你认同[为我]吗? 不值得。把这些认知,先应用于明显是不善巧的那些活动,掌握这些后,你将能够把它们应用于即使是善巧的活动上。

        当你能够把这些认知[想,perceptions],运用到放下一切蕴的程度——包括放下劝 你放下的那些认知[想],你会开启某个境界,它远 远超过你所能想象的,在其中没有认知,却有至高的安乐,这种安乐无需依赖于对其价值的认知[想, perceptions]

        因此,认知[想]在修行中起着巨大的作用,既在于识别某个东西是什么,也在于重新训练你对其价值和意义的认知。如果你专注于认知[想]这个问 题,你会发现,通过修正对事物价值和意义的错误认知,并且发展能够让你放下的那些认知,你将在解脱心的种种执取上,取得长足的进步。

        当然,最终你也需要放下哪怕这些认知,因为它们同样也是蕴。但那只是佛陀[关于解脱的]整个 战略方法的一部分: 利用蕴去超越蕴,然后放下所有蕴。

        去年我在加拿大带静修营时,一位学员提到她曾经被告知,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认知。这可能是最不符合佛法的教导之一。因为,整个学修佛法的逻辑性,正是建立 在“我们能够改变认知”这个基础上的——即,学会用新的方式识别世界,学会用新的方式识别事物的价值。正因为能够改变认知,我们 才能作决定走上修行之道;正因为能够改变认知,我们才能获得解脱。   

          [完]


本文来自坦尼沙罗尊者《心流》https://www.dhammatalks.org/books/HeartFlowing/titlepage.html


相关连接:   认 知(1)
最近訂正 5-22-2024